首页 - 健康讲堂 - 预防保健
预防保健
你知道自己胃下垂了吗?
发布时间:2023-09-08 14:50:28    浏览:8315

      20世纪20年代发明的硫酸钡胃肠造影术,一度极大提升了胃下垂的临床诊断率。然而,随着软式胃镜的普及,该病的诊断率和重视程度再次显著下降。
      胃下垂并不鲜见,在临床上极易误诊误治甚至被刻意漠视,该病对患者的精神及躯体健康影响颇大,甚至可导致严重营养不良而死亡。

       什么是胃下垂?
       根据《系统解剖学》等经典文献中相关的记载,胃的正常生理位置为胃大弯的最低点不低于脐水平面(与髂嵴连线水平及第四腰椎棘突平面同义),如胃大弯的最低点低于脐水平面即为胃下垂。

      胃下垂可分为经典胃下垂与临界胃下垂。
      ▲经典胃下垂:即站立位时,胃小弯切迹低于两髂嵴连线水平时,诊断为胃下垂。
      ▲临界胃下垂:胃位置低于正常,但未达到经典胃下垂诊断条件,即胃大弯最低点低于髂嵴连线水平,但胃角切迹未低于髂嵴连线时。

      科学管理治愈胃下垂
      ▲  营养管理  ▲
      形体消瘦、营养不良是几乎所有胃下垂患者的明显特征。增加能量摄入,提升患者体量是获得长期缓解的关键。
      在饮食结构中,早期应特别注意加强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要注意饮食形式及锻炼约束。大米、小麦等精细研磨成的粥糊类具有较高的升糖指数(GI),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能够有效刺激餐后胰岛素释放,在限制运动、抑制肌肉糖利用时,可以向腹部脂肪转化,从而提升体量。

      ▲  症状控制  ▲
      胃下垂患者不但胃排空较差,还容易合并十二指肠壅积等上消化道排空问题,采取餐后平卧、右侧卧甚至膝胸位能够有效解决患者餐后腹胀问题。对于缺少平卧条件的患者,因地制宜地采取蜷曲体位,坚决减少站立位活动是日常管理的关键。
      餐后腹胀是胃下垂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应谨慎使用胃肠道促动药物及刺激性泻下药,该类药物通常具有一定的短期疗效,但有可能加重胃肠平滑肌的疲劳与远期治疗难度。

      ▲  精神疏导  ▲
       以焦虑为主的精神障碍是胃下垂患者的常见问题,其原因主要与该病的诊断周期过长、疾病诊断率低、症状缓解率低及生活质量差有关。总体来看,胃下垂的焦虑主要属于疾病后精神障碍,与疾病本身的发生机制相关性不大。有效的医患沟通及临床治疗起效能够解决大部分患者的精神问题,必要时也可小剂量使用精神科药物(如米氮平)。

      ▲  中药治疗  ▲
       气虚证较为多见,气滞、湿热、水饮、食积依次排列,符合胃下垂脾虚为本的基本病机,脾胃失于和降、运化功能失司,则胃气壅滞,从而导致一派标实之象。
      临床常以大剂量补气健脾温阳为治疗的主线,脾胃健运则湿自除。同时,为提升脾运化能力,还需辅以少量的补肾温阳药物。在临床过程中,常以黄芪建中汤作为主方,结合患者症状随症加减。

      ▲  胃下垂锻炼  ▲
     纠正不良的习惯性体位,加强腹肌锻炼,增强腹肌张力,必要时可用腹带、胃托辅助治疗。在下期《冯医说消化》中,我们将教大家如何通过锻炼来辅助治疗胃下垂。

     提高胃下垂的临床诊断意识,规范其诊断术语体系,加强该病的流行病学及中西医诊治规律研究,对于疾病研究及患者治疗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杜泽姗,李悦,贺俊芝,等.胃下垂中西医临床特征初探与诊疗思路讨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