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和非糖尿病人群比较增加2~4倍,且病变更严重、更广泛、预后更差、发病年龄更早。
那么,针对糖尿病,我们又该如何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呢?
2 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进展性疾病,一直被认为需要长期使用降糖药物治疗。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以及代谢手术能够促进合并超重和肥胖的 T2DM 缓解,使患者在较长时间内免于使用降糖药物。
T2DM的缓解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患者依从健康生活方式的信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还可以延缓疾病进展速度,降低终生并发症的风险。
为帮助我国临床医生规范开展在超重和肥胖T2DM患者中缓解T2DM相关的临床诊疗工作,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使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2021年5月15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的2021年北大糖尿病论坛达成以下初步共识 :T2DM缓解是指在无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可处于达标状态或正常状态。

▲2021年北大糖尿病论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前国际糖尿病联盟副主席纪立农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邹大进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晓蕙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孙子林教授、中山大学第三医院曾龙驿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田浩明教授等来自全国的23名内分泌及营养专家参与了共识的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众多大型三甲医院如中日友好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都已经开始了“糖尿病”康复门诊。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
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部分患者无典型症状。
高血糖是造成多尿、多饮的主要原因 。
水平过高的血糖随尿液排出体外,大量的尿液排出必然引起体液的丢失,引起口渴。糖尿病患者因为担心多尿、多饮,而不饮水或少饮水,这是十分危险的,会加重高血糖甚至引起昏迷,乃至死亡。

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并无典型症状,但经常出现皮肤瘙痒、反复泌尿系感染、伤口不容易愈合等情况,如有此类症状,应尽早检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
哪些人群需警惕2型糖尿病
高危人群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越多,患糖尿病的风险越大。
成年人中2型糖尿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40岁、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有糖尿病前期史、有家族史、有巨大儿分娩史或妊娠糖尿病病史等。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进行糖尿病筛查,半数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糖尿病筛查可使这些患者得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有助于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逆转防治效果。

▲糖尿病高危人群
2型糖尿病如何防治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的控制,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及在有适应症时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的控制应以改善生活方式为基础。生活方式管理的核心包括饮食和运动。
优化饮食结构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素,达到代谢控制目标,并尽可能满足个体饮食喜好。
进餐应定时定量,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的同时应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严格控制蔗糖、果糖制品(如玉米糖浆)的摄入。

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健步走、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等。
运动康复处方的制定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中要及时补充水分。
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2型糖尿病患者毛细血管血糖理想的控制目标为空腹4.4~7.0mmol/L,非空腹<10mmol/L,具体应根据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等情况而有所调整。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HbA1c的控制目标为<7% ,在治疗初期,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HbA1c。血糖控制良好,达到控制目标后,可每6个月检查1次。
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体重指数大于24;或腹围男性大于90厘米者,女性大于85厘米者;或腰围臀围比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者;
▲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人群;
▲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前期人群;
▲无如下禁忌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恶性肿瘤、急性心梗、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肝功能衰竭、肝腹水、脑出血半年内、心梗半年内、严重感染、重度抑郁症、精神疾病等。
我们将通过健康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营养管理方案、运动康复指导方案、中医体质调理等方式,使以上适应征人群在非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实现血糖逐渐降到理想值范围,对已有用药史的人群实现逐步减少用药量或停药目标,并减轻或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使患病人群真正实现疾病逆转。
糖尿病与痛风康复护理门诊
门诊地址:门诊楼二楼名医馆9号诊室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上午
预约电话:0577-56552332